美妇网 | 发型 | 着装 | 健康 | 情感 | 娱乐 | 厨艺 | 历史 | 长发
当前位置:美妇网 > 历史 > 解密 >
清朝妃子的钿子有多经致?看图就知道了
更新时间:2019-08-06 20:19

  古代后宫女子的美,很多都是在装饰品的衬托下展现出来的。可以说,装饰品的功劳很大,比如很多后妃佩戴的钿子。

image.png

  钿子是古代为了盘发而衍生出来的。清初,旗人女子除了戴冠帽之外,平日主要的发型就是盘发包头了。从顺治到康熙,盘头发的装饰也从简单的到后来的簪钗愈发繁复。这就面临一个问题,就是盘发包头这样一种简单的发式,已经不能进一步承载更多的装饰簪钗。而钿子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
image.png

  钿子什么时候出现?康熙朝时期宫廷绘画中看到的还是以盘发包头为主。所以,在康熙时的中期,钿子才开始出现雏形。康熙朝晚期时,钿子基本成型。后来在雍正朝正式普及开来。

  一个钿子,从里到外主要是三部分组成,也就是骨架、钿胎和钿花。

image.png

  在最里面的是骨架,使用金属丝或藤一类的物品制成,经过造型的创造,从而构成了钿子的基本架构形状。位于骨架之外的就是钿胎,它是用丝线、布,或者纸制作,做成有些类似于“包头”的一种形似的模子,最后把它罩在骨架之外,骨架就是用来支撑的。通过骨架和钿胎的整体构造,就形成了钿子类似帽子一样的本体。

  骨架与钿胎根据设计或者材质的不同,因此也有各种颜SE,所以颜SE除了基本的黑SE外,还有多种颜SE。有一部分用丝线编织成的钿胎上还搭配上一些吉祥的纹饰,比如故宫中有很多钿胎都是黑SE丝线编成的“寿字纹”胎。

  钿花,就是钿子上的装饰品,是点翠或者金属镶嵌宝石而成的。 “钿”,本意指金、翠发饰,也指用金银宝石来镶嵌发饰的一种方式。这里的“钿子”一词,“钿”其实就是钿花。

  清朝时对于钿花是以“块”来计数的,如某种钿子上有五个钿花,也可以说是有“钿花五块”。关于钿花位置和形状的不同,有“头面”、“钿口”、“翠条”、 “钿尾”、“长簪”、“结子”、“凤簪”、“面簪”等,有时也有混用的请况。

image.png

  我们所见最早的钿子,是出现于一幅康熙年间的一幅画,画中主人有人认为疑似孝懿仁皇后佟佳氏,也有学者认为是康熙帝的后妃。画像中,主人公头部佩戴的就是冠帽类,能看出明显的编织和骨架的纹路,所以能确是佩戴了钿子。那个时期的钿子还在草创阶段,钿花还没有像清中期那样形成惯例搭配,所以认为还没有完全TUO离盘发包头。

  钿子与便服冠帽不同的是,并不是所有旗人都能佩戴的。一般来讲,必须是旗人内外命妇才可以佩戴。不得不说古人的审美还是有着独特的眼光的,这些钿子在现在看来,还是如此的经典美观。这就是那句话:时尚是循环的,爱美不分年代!

关键词:清朝,妃子,有多,看图,知道,古代,后宫,女子,很多,是在,
>>>
>>>
频道热点
人物
秘闻
故事
解密
  • 宋共公简介 宋共公的子女
  • 共姬为何不与宋共公洞房 又为何火灾中不肯跑?
  • 她是历史上的马尔泰若曦,为何死后七年才被发现?
  • 历史上的齐妃其实深得雍正宠爱,死后雍正亲自为她祭拜
  • 《虎啸龙吟》诸葛亮逝世 英文版出师表爆红
  • 三国历史上不得不说的那些女子
  • 因为皇帝的一次醉酒,为何会造就汉朝四百年历史?
  • 同样都是清朝巡抚,山东巡抚为什么高出一个级别?
  • 网站地图 | 高级搜索 | 用户登录 | 忘记密码 | 投稿邮箱:443728838@qq.com
    管理员QQ:443728838 赣ICP备1801499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