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妇网 | 发型 | 着装 | 健康 | 情感 | 娱乐 | 厨艺 | 历史 | 长发
当前位置:美妇网 > 历史 > 人物 >
宋义生平经历与历史典故
更新时间:2019-09-06 20:10
  宋义(公元前?-公元前207年),秦末楚国复辟后,成楚怀王熊心的大将军。原为楚国令尹。秦末大起义,六国复辟,宋义投到楚将项梁麾下。

\

  人物生平

  料梁必败

  宋义原为楚国令尹,秦末大起义,六国复辟,宋义投到楚将项梁麾下。公元前208年(秦二世二年)九月,项梁在东阿击败了章邯的军队,就领兵西进,等到达定陶时,再度打垮秦军。项羽、刘邦又在雍丘与秦军交战,大败秦军,斩杀了三川郡守李由。项梁于是更加轻视秦军,显露出骄傲的神SE。

  宋义便规劝道:"打了胜仗后,如若将领骄傲、士兵怠惰,必定会失败。现在士兵已有些怠惰了,而秦兵却在一天天地增多,我替您担心啊!"但项梁不听从劝告,竟又派宋义出使齐国。

  宋义在途中遇到齐国的使者高陵君显,问他道:"您将要去会见武信君吗?"显回答说:"是啊。"宋义道:"我论定武信君必会失败。您慢点去当可免遭一死,快步赶去就将遭受祸殃。"这时秦二世调动全部军队增援章邯攻打楚军,在定陶大败楚军,项梁战死。

  卿子冠军

  章邯已经击垮了项梁的部队,便认为楚地的兵事不值得忧虑,就渡过黄河,向北攻打赵,大败赵军,而后率军抵达邯郸,将城中百姓全部迁徙到河内,铲平了邯郸的城郭。张耳与赵王歇逃入钜鹿城,秦将王离领兵将钜鹿团团围住。陈馀向北收集常山的兵士,获得几万人,驻扎在钜鹿北面,章邯驻军钜鹿南面的棘原。赵于是几次向楚请求救援。

  这时齐国的使者高陵君显正在楚,就进见楚怀王说:"宋义推论武信君的军队必败,过了不几天,项军果然失败。军队尚未开战就预见到了败亡的征兆,这可以说是颇懂得兵法了!"楚怀王即召宋义前来商议事请,十分喜欢他,因此便任命他为上将军,项羽为次将,范增为末将,领兵去援救赵国。各路部队的将领也都归宋义统领,号称他为"卿子冠军"。

  屯兵观望

  宋义带领军队到达安阳,停留了四十六天不进兵。项羽说:"秦军围困赵军形势紧急,应火速领兵渡黄河,如此由楚军在外攻击,赵军在内接应,打败秦军就是一定的了!"宋义道:"不对。要拍打叮咬牛身的大虻虫,而不可以消灭牛MAO中的小虮虱。现在秦军攻赵,打胜了,军队就会疲惫,我们即可乘秦军疲惫之机发起进攻;打不胜,我们就率军擂鼓西进,这样便必定能够攻克秦了。所以不如先让秦、赵两军相斗。

  身披铠甲、手持锐利的武器冲锋陷阵,我不如你;但运筹帷幄、制定策略,你却不如我。"因此在军中下达命令说昆:"凡是猛如虎,狠如羊,贪如狼,倔强不服从指挥的人,一律处斩!"宋义随后派他的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,并亲自把他送到无盐县,大摆宴席招待宾客。当时天气寒冷,大雨不停,士兵饥寒交迫。

  项羽便道:"本当合力攻秦,却长久地滞留不前。而今年成荒歉,百姓贫困,士兵吃的是蔬菜拌杂豆子,军中没有存粮,竟还要设酒宴盛会宾客,不领兵渡黄河,取用赵地的粮食作军粮,与赵军合力击秦,却说什么'乘秦军疲惫之机发动进攻'。以秦的强盛攻打新建立的赵,势必战胜。

  赵被攻占,秦军便将更加强大,哪里还会有疲惫的机会可乘!况且我军新近刚刚吃了败仗,楚王坐立不安,集中起全国的兵力交付给将军,国家安危,在此一举。现在不体恤士兵,而去屈从于一己私利,不是以国家为重的忠臣啊!"

  为羽所杀

  前207年(秦二世三年)十一月,项羽早晨去进见宋义时,就在营帐中斩了宋义的头。出帐后即向军中发布号令说:"宋义与齐合谋反楚,楚王密令我杀了他!"这时,众将领都因畏惧而屈服,无人敢于抗拒,一致说:"首先拥立楚王的是将军您家中的人,如今又是您诛除了乱臣贼子。"

  于是就共同推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。项羽即派人去追赶宋义的儿子宋襄,追至齐将他杀了。并遣桓楚向怀王报告请况,怀王便让项羽担任了上将军。

  • 上一篇:杜预生平简介与个人作品简介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  • 关键词:宋义,生平,经历,历史,典故,宋义,公元前,207年,秦末,
    >>>
    >>>
    频道热点
    人物
    秘闻
    故事
    解密
  • 陈继儒的人物生平 陈继儒的文学成就
  • 王琼的人物简介 王琼的人物评价
  • 狸猫换太子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何在民间流传的沸沸扬扬呢
  • 受尽皇帝恩宠的长公主,最后为何惨死?
  • 《虎啸龙吟》诸葛亮逝世 英文版出师表爆红
  • 三国历史上不得不说的那些女子
  • 曹腾因家贫当宦官,最后居然被曹草追封帝号
  • 既然东北土地肥沃、物产丰饶 为何古代没有得到开发呢
  • 网站地图 | 高级搜索 | 用户登录 | 忘记密码 | 投稿邮箱:443728838@qq.com
    管理员QQ:443728838 赣ICP备1801499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