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妇网 | 发型 | 着装 | 健康 | 情感 | 娱乐 | 厨艺 | 历史 | 星座 | 亲子 | 长发
当前位置:美妇网 > 历史 > 解密 >
古人吃饭为什么丢下银子就可以走 店小二为什么也不拦着他们
更新时间:2020-02-04 03:19

  对古代银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,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。

  那些喜欢看历史古装剧的读者们,对于这样一个镜头,相信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,那就是总是会有人在酒馆吃完饭后,便会扔下银子就潇洒的走了,也不知道饭钱到底是多少,并且店家多半也不会数就收入了囊中。

  对此,就有人感到非常的好奇了:吃完后扔下银子就走,店小二为何不拦?怎知饭钱够了。客人又怎么知道,这顿饭钱又是多少呢?接下来,就跟大家讨论一下这个问题。

image.png

  首先,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有关银子的一些知识。

  据《喻世明言》第十卷《滕大尹鬼断家私》中记载,一千两银子的重量大约是六十二斤。

  我们知道,银子的流通面积广泛,大概是从商业发达的宋朝才开始的。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其实市面上所流通的银子,是有分等级的,其中最好品质的是纹银,是由官府所发行的标准银,它们在出厂时都会被做成元宝形状,并且上面刻上了官府的标志以及该纹银的成SE与重量。这也是电视剧中最常出现的。而品质最差的,则叫底银,这种银子里面掺夹了许多的很多铜,并且光泽也不如纹银,其价值也就差了许多。

  那么,银子究竟多值钱呢?

image.png

  明朝时,银子的用量大大的提升。而明朝时的米价,大概是50文钱就可以买一斗,而十斗米就是一石。根据史料的记载,万历年间的大米价格,一两银子就可以购买普通质量的大米多达二石,而根据《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》中的记载,明朝大米的一石,约重为153.5斤。

  跟如今我们500克就为一斤是不一样的,在明朝时期,一斤大概是在594克左右。所以一石大米,约就是如今的92到94公斤左右的重量。并且,因为大米也有好坏之分,来做一个平均的计算的话,也就是说二两银子平均能够购买大概186公斤的大米。

  粗粗的算下来,一两银子的价值基本上就相当于现在的小2000块钱了!而且,在明清时期,一位四品大员每月的俸禄,也不过就是二十两银子左右,这要是换在那些小户人家,这二十两银子就足够一家人正常地生活上一年的时间了!

  所以说,银子在古代可是价值超级大的货币了,甚至可以说,就相当于现在的支票。你见过在小饭店吃顿饭就掏支票的吗。所以啊,在古代的寻常人家,一般是用铜板来进行日常的支付的,而那些能在桌上拍下银子的人非富即贵。

image.png

  并且,每当客人掏出一块银子时,很大可能店家是找不太开的,于是便需要用到一种特殊的测量工具——戥子了。

  戥子是中国古代一种较为常用的称重工具,他主要是用来称量一些非常贵重的东西,其最小单位,可以经确到厘。因此,这种工具也就成了最理想的称量银子的工具。

  在古代时候,一般的店铺中都是会准备有戥子,而那些买家手中,大多也都会准备一个可以裁剪银两的剪子或者是凿子,在付钱的时候,就会剪下手中银块的一小块,再用戥子来进行经确地称量,银块小了的话,就会再多剪一点,若是银块大了,则是再剪走一点,这样找不开的问题就解决了。而这也就是碎银的来由。

  有些有钱人,就会觉得这个步骤实在太麻烦,索新就把零头不要了。直接把钱放桌子上,定然是有多无少的。

image.png

  而一般的人,在吃完饭留下银子就走,那是建立在他们对于饭钱的价格知晓的请况下,也就是熟客,熟客就不用考虑会少给钱的问题了。并且,由于古代碎银等并没有固定的价值,因此他们对于不同大小的银子的斤两,也是非常的熟悉,通常银子的价值,他们只要是看一眼便能够得知。

  所以,在知道饭的价格的请况下,先吃完饭再留下银子就可以走,而店小二看了一眼桌上的碎银子,便可以得知他们付的钱够不够,倘若不够的话必然会上前追要。而如果够的话,就权当给自己的小费了,又何乐而不为呢?

  而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,随随便便的就拍一块大元宝在桌子上的,那根本就是几乎不可能出现的事。

  对此,你有什么看法呢?

  参考资料:《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》、《喻世明言》

关键词:古人,吃饭,为什么,丢下,银子,就可以,店小,也不,拦着,他
>>>
>>>
频道热点
人物
秘闻
故事
解密
  • 古代腰斩究竟有多疼 看看明朝时期的这个人就知道了
  •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 真的是因为秦桧的谗言吗
  • 揭秘杨贵妃安禄山之间的绯闻 两个胖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丑闻
  • 古罗马人的奇葩习惯!吃了就吐,吐了又吃!
  • 修长高大、丰满白皙:春秋时的美女标准
  • 民间传说:祝融镇守南方衡山的故事
  • 诸葛亮草船借箭曹草为何不放火箭?是曹草太笨了吗?
  • 朱棣当皇帝前生下四子五女 为什么当上皇帝后再无一儿半女
  • 网站地图 | 高级搜索 | 用户登录 | 忘记密码 | 投稿邮箱:443728838@qq.com
    管理员QQ:443728838 赣ICP备1801499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