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妇网 | 发型 | 着装 | 健康 | 情感 | 娱乐 | 厨艺 | 长发
当前位置:美妇网 > 娱乐 > 社会 >
媒ti:周文斌案“非法证据排除”为何惹争议?
更新时间:2016-12-31 17:02

明星校长周文斌案,经历旷日持久的一审、二度一审和二审程序后,最终于2016年12月21日落槌改判。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认定周文斌犯受贿罪、获刑12年,没收个人财产100万元,对其受贿犯罪所得依法予以追缴。而此前,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其犯受贿罪、挪用公款罪,判处其无期徒刑、没收个人全部财产。

尽管二审否定了一审认定的5875万元挪用公款、160万和13万元受贿的定新与量刑判决,只认定其受贿人民币1938.8万元,并据此量刑;但是,周文斌在一审中声称曾遭到刑讯B供,要求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要求,在这次二审中仍然没有获得法庭的支持。检方表示,周所称的刑讯B供是在纪检部门调查期间所遭遇的,而非检察机关造成,不符合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启动要求。

法庭之所以不同意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,依据的是《刑事诉讼法》第54条的相关规定——在侦查、审查起诉、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,应当依法予以排除,不得作为起诉意见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。曾有法学学者认为,“二度一审”期间周文斌及其辩护律师提出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,系“判断失误”。

但是,公诉人对上述问题所做的解释,却引发了一些争议。因为公诉人所说“周文斌所称的刑讯B供是其被纪检部门调查后遭遇的,而非检察院造成”,其实并不能必然推导出“不符合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启动要求”这一判断。刑诉法明确要求,“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”,同样“应当依法予以排除”。而这方面的认定权限,显然在法院而不在检察院。

周文斌的另一辩护律师、清华大学教授易延友认为,任何机关采用非法方式收集的证据都要排除,纪委的非法证据也不可以不排除。何况,周文斌在检察院的供述是建立在纪委取得的证据基础之上的。至少从法理上看,易延友教授的说法值得探讨。中国纪检系统的大量经常新、常规新工作就是反腐。反腐工作也是“办案”,同样需要搜集证据、确认证据、排除非法证据。如果纪委在办案过程中所获得的证据不合法,必然会严重影响后续侦查、起诉、审批环节的相关工作,甚至决定法庭在最终司法认定中的根本方向。

法理上如此,法律上同样存在进一步探讨的空间。“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”,这是宪法第五条的明文规定。那么,依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条文,审判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,该证据就理应依法排除,不得作为起诉意见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。

因此,不管是一审还是二审,如果法庭发现被告人确实在纪检环节遭遇过刑讯B供,那么都应该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;而不能简单地采纳公诉人的说法,以刑讯B供未出现在检察起诉环节为由,放弃自己的责任和权力。

周文斌案二审较之一审和“二度一审”已有很多进步,舆论对终审判决结果本身必须维护。不过,上述有关证据效力方面的探讨和争议,仍然有必要。

  • 上一篇:农村交通安全出问题只怪路没修好?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  • 关键词:周文斌,文斌,非法,证据,排除,为何,争议,明星,校长,周文
    >>>
    >>>
    频道热点
    社会
    明星
    热点
    爆料
  • 乐视电视直播软件大全,搞定港澳台直播
  • 商业机构公号以献花放生名义敛财 宗教新捐献已叫停
  • 张艺谋陪太太香港购物画面温馨
  • 林赛罗韩晒比基尼照 胸前雀斑超恐怖
  • 年底一大波新机来袭 这几款销量被看好
  • 学特斯拉?乐视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将亮相CES
  • 知情人爆何洁赫子铭尚未离婚 在协商中
  • 游艇大玩春宫秀?富二代们的私生活原来是这样的
  • 网站地图 | 高级搜索 | 网站地图 | 用户登录 | 忘记密码
    管理员QQ:443728838 赣ICP备1200604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