屏幕亮度高了画质就好了么?不绝对。比如整ti环境都比较暗,那么画质的提升是肯定的。但对于明暗对比强烈的画面,黑暗环境下细节由于亮度高了终于可以看清楚了,可是这时候原本明亮的地方就过曝了。
HDR要解决的就是让明暗对比较大的图像,明处暗处都更清晰。在技术上是通过背光完成的。
上文提及了液晶屏幕主要是由背光和“筛子”作用的液晶分子层,最开始背光的亮度是不能调节的。后来技术上可以实现检测整ti画面的亮度,从而实现对整块背光的调整以匹配画面。从这两年开始,背光可以实现了分区与控制。也就是说,在明暗差别较大的图像中,亮的地方把背光调高,暗的地方把背光调低或者干脆关掉。
4、液晶屏幕和OLED哪个好?
刚才说到,液晶如果想实现更强的明暗对比,基本得对背光层做调节。而OLED的结构就让它在调节明暗时候更方便,因为相比液晶的两层结构,OLED就是一对极小的灯泡组合而成。
究竟谁好谁坏,就目前技术发展而言,二者各有优势。液晶屏幕亮度更高,而且画质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,成本也更低。但是液晶的结构决定了无法把它做的非常薄。OLED可以做的薄,SE彩表现与同等水平的液晶不相上下,但就目前的技术而言,亮度做的太高产品使用寿命就比较低,而且OLED面板成本高,产能也有限。
液晶与OLED画质争论,到现在都没停下来。这个问题实际上就好像在问,男新和女新谁跑得快,但男的女的里面都有跑不动步的胖子,也都有专业运动员。所以,一款电视画质的好坏,面板只能起一部分作用,后期的画质引擎优化也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。
画质产品软件部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