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求“尤为如此”建美丽花园
翻看丽水去年的“成绩单”:地区生产总值1102.3亿元,同比增长6.4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,增长10%。
数字的背后,是丽水对生态经济化、经济生态化的绿SE道路的积极探索。
在龙泉市西陲的宝溪乡,有11座古龙窑安卧于山峦溪水之间。过去,这里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小村,但经过村民们的“妙手”,几经规划和整治,成为了丽水唯一一个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试点村。
民宿的起步则是从2013年。溪头村村书记曾志华告诉记者,当时溪头渐渐有了名气,游客来了后没地方吃饭住宿,于是当地政府开始引导农户组建农家乐,并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古建筑的修复。
与火热的民宿经济比翼双飞的还有丽水的“土货经济”。凭借着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热播,遂昌某村村民周月根一年光冬笋就能卖20多万;缙云厚仁古法榨取的茶油,即使卖到45元每斤,也还是吸引着城市人驱车赶来抢鲜……
2016年,丽水农特产品网上销售65.88亿元,比上年增长181%;全市农家乐、民宿营收23.3亿元,比上年增长40.6%;该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59元,比上年增长9.7%。
“不仅要让丽水美在环境,更要美在产业、美在经济,让丽水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,越来越有幸福感。”在史济锡看来,让产业变绿,又让绿变产业,这正是丽水走在“两山之路”应有的题中之义。
十多年接力护美绿青山,久久为功做大金山银山。放眼未来,坚持与探索并重,自觉与责任同行,丽水正愈发自信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