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妇网 | 发型 | 着装 | 健康 | 情感 | 娱乐 | 厨艺 | 长发
当前位置:美妇网 > 娱乐 > 社会 >
“通玄教师”汤若望的荣辱浮沉(3)
更新时间:2017-10-13 13:25
余生趣潭

  北京阜城门外有一处明清时期外国传教士利玛窦(1552-1610)、汤若望(1592-1666)和南怀仁(1623-1688)等人的墓地,被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我曾多次陪同中外学者前往该处参观,发现两米多高的汤若望墓碑有三个特征:墓碑的上方残缺了一大段;中部被拦腰截断过,是用水泥粘接起来的;墓碑的正反面倒置了,本该刻在正面的碑文却在背面。

  这残首断腰背向而立的汤若望墓碑,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他的主人生前死后400年来的风风雨雨荣辱浮沉。

  汤若望,德国天主教耶稣会士,自幼在罗马德意志神学院学习神学、哲学、数学和天文学。因成绩优异,于1618年被教会派往东方传教。经海上颠沛流离,陆地长途跋涉,于1619年27岁时抵达中国澳门,1623年进入北京。1630年,经徐光启上疏举荐,汤若望奉诏入朝,参与《崇祯历书》改历工作。清初又进呈《西洋新法历书》,被委任为钦天监掌印官,赐号“通玄教师”,康熙朝赐封为“光禄大夫”,官至一品。

  汤若望在华47年,经历明、清两代,万历、天启、崇祯、顺治、康熙五朝,在明清朝廷历法修订以及望远镜和火炮制造等方面多有贡献,在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

  顺治帝非常钦佩汤若望的道德和学识,尊他为“玛法”,这是满语中“老爷爷”的尊称。

  顺治帝经常请“玛法”到宫中叙谈,无须太监们的传唤,也免除了觐见时的叩跪之礼。

  顺治帝还亲自到汤若望所居住的馆舍去看望“玛法”。据史籍记载,仅1656年到1657年两年间,顺治亲临汤若望住所求教,就有24次之多。

  1661年,顺治帝驾崩,年仅8岁的康熙即位,保守派鳌拜掌权。

  这时,一位叫嚷“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,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”,“我大清卧榻之上,岂容洋人酣睡”的杨光先跳出来了。杨光先曾质问过汤若望:“如果你说地球是圆的,那么地球上的人站立,侧面与下方的怎么办?难道像蜾虫爬在墙上那样横立壁行,或倒立悬挂在楼板下?天下之水,高向低流,汤若望你喜欢奇思怪想,你是否见过海水浮在壁上而不下淌?中国人都立在地球上,西洋在地球的下方,淹没在水中,果真如此,西洋只有鱼鳖,你汤若望就不是人了。”

  1664年,杨光先上《请诛邪教状》,以“潜谋造反”“邪说或众”“历法荒谬”三条罪状把72岁高龄的汤若望推上了审判台。

  清廷礼、刑二部对汤若望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轮番审讯,1665年以数条罪名判处汤若望凌迟处死。

  后因宣判前后北京连日发生地震,天空又出现彗星,这被认为是不祥之兆,加之顺治的母亲孝庄皇太后的干预,汤若望才得以赦免获释,但他的健康在狱中受到极大损害,出狱后不久,1666年8月15日,汤若望病死于寓所,享年74岁。

  3年以后,康熙帝成年亲政,鳌拜伏诛,汤若望的冤案才得以平反昭雪。康熙又发布了对汤若望的祭文:“皇帝谕祭故汤若望之灵曰:鞠躬尽瘁,臣子之芳踪。恤死报勤,国家之盛典。尔汤若望,来自西域,晓习天文,特畀象历之司,爰赐通玄教师之号。遽尔长逝,朕用悼焉。特加恩恤,遣官致祭。”使汤若望彻底恢复了名誉。

  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,外国传教士墓地遭到掘毁,汤若望的墓碑亦被推倒。

  又是3年以后,光绪帝派员重修墓地,再立墓碑。

  1966年,汤若望辞世三百周年,这处墓地再次遭到破坏。汤若望的墓碑不仅被再次推倒,而且还被砸断成三段。

  这次是6年以后,1972年尼克松访华,欧洲人也接踵而至,德国人要看汤若望的墓,中央指示尽快恢复外国传教士的墓地原貌。工人们真专业,他们从荒芜的杂草丛中找出了这被砸断成了三段的汤若望墓碑,并把它们用水泥粘接了起来,只是墓碑上部砸碎的小石块再也无法还原了。而把墓碑立起来的时候,大概因为不太认识西方文字, 便把墓碑正反两面搞错了。

关键词:通玄教师,汤若望,荣辱,浮沉,#p#,副标题,#e#,有多,
>>>
>>>
频道热点
社会
明星
热点
爆料
  • 专注大数据+信用 宸信征信亮相国际大数据大会
  • 河北女孩住上了北京公租房 10年漂泊终感踏实
  • 熊黛林生日素颜出镜 手捧鲜花嘟嘴卖萌心情好
  • 佟丽娅大方宴请粉丝吃火锅  理由亲切又暖心:有你们真好
  • 私塾女孩在家上学14年 5年时间考完专科考本科
  • 快乐购115亿收购5公司 实控人仍为湖南台
  • 韩雪投诉携程存在隐性捆绑消费 要求向公众致歉
  • 吴卓林出柜后再晒照 与女友天台上亲密互拍
  • 网站地图 | 高级搜索 | 用户登录 | 忘记密码 | 投稿邮箱:443728838@qq.com
    管理员QQ:443728838 赣ICP备1200604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