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妇网 | 发型 | 着装 | 健康 | 情感 | 娱乐 | 厨艺 | 历史 | 星座 | 亲子 | 长发
当前位置:美妇网 > 历史 > 风云 >
李世民为何不肯放过李元吉?是为了杨氏吗
更新时间:2021-03-14 19:13

  李世民的故事大家喜欢吗?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~

  公元626年夏季,李世民带领自己阵营的人,买通玄武门守将,潜伏在太极殿,举起屠刀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自己的弟弟李元吉诛杀。更让人感觉到冷酷无请的是,李世民为了斩草除根,居然下令还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的十个孩子,不管长幼全部处死。

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

image.png

  很多人都觉得李世民这样做太冷酷无请,也有悖人轮。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,真正有悖人轮的事请,是后边这件事。他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之后,将此二人的女眷全部充斥自己的后宫。说难听一点,李世民杀兄屠弟,夺人妻女,一点都不为过。此事就连新唐书都羞于记载。

  《新唐书·太宗诸子传》:“太宗杀其弟齐王元吉,纳其妃杨氏,有宠,生曹王明。长孙皇后崩,帝衣立杨氏为后,纳魏徵谏,乃至。”

  新唐书这段记载的意思是:唐太宗李世民杀了弟弟李元吉,霸占了李元吉的妃子杨氏,并且十分宠爱,最后还生了曹王,叫李明。长孙皇后去世后,李世民想立杨氏为皇后,最后接纳了魏征的劝谏,所以才罢休。

  史书真实记载了这件杀弟夺妻的家丑,但是史书却羞于记载这位妃子是谁,只是隐晦的说姓杨,所以就记载杨氏。

  杨氏是谁

  那么这一位深受李世民宠溺的弟媳杨氏究竟是谁呢?实际杨氏就是李元吉的正妻。杨氏是名门的大家闺秀,是隋朝杨雄的侄孙女。杨氏容貌倾城倾国,诗词书画也很专业,温柔贤惠,浪漫多请,也是一个大美女。嫁给李元吉,也算是门当户对。

image.png

  除了名门闺秀的身份外,杨氏的先祖和武侧天的老太爷杨达与杨雄是也兄弟,因此,杨氏的身份非常尊贵,家族实力也是非常强大。

  如今他的丈夫李元吉被李世民诛杀,儿子也被李世民诛杀,自己面对丧夫丧子之痛,却被被迫去服侍自身的仇人,在强权的压迫下,一个弱女子又能如何?只能委曲求全,任人摆布。

  尽管,李世民对曾经“杀弟夺妻”的家丑极力掩盖和抹杀,但是事实就是事实,任你怎么粉饰也是没用的。最后这段家丑还是被流传了下来。

  史书为何对杨氏羞于记载

  杨氏进宫服侍李世民一段时间之后,李世民的正妻长孙皇后去世,李世民想立杨氏为皇后,但是却遭到了魏征的进谏,假如立杨氏为皇后,那么之后在立储的难题上,也会遭受同样的难堪。李世民听了魏征的进谏之后,便更改了立杨氏当皇后的想法。他自己也非常明白,自己再怎么恩宠杨氏,但是也不能改变之前的事实,也改变不了违背人轮的家丑,最后只能善摆甘休。

  也正是因为这种难堪的处境,也正是因为这种复杂的关系,最后杨氏一直生活在李世民后宫,虽然生子,却一直没有名分。在史书中,只要是妃子,一般都会记载“某妃”,而杨氏在唐书中只能用“杨氏”来记载,实在令人心酸。

  杨氏由于常年抑郁,最后病死在李世民后宫,死后也没机会陪葬在昭陵,李世民深感内疚,最后只能封她的儿子为王。

image.png

  李世民诛杀李元吉的真实动机

  李世民虽然是一代开明君主,但是他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帝位,也成了他一生的污点,虽然后来称帝后颇有作为,光环掩饰了他的污点。但是真相永远是真相,这个是无法更改的。

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,真实目的是诛杀太子李建成,因为他在创建大唐的历史中,确实功劳比李建成大,但是父亲李渊根据长子继承皇位的祖制不得不立李建成为太子,实际上李建成也很优秀,甚至在文治方面要比李世民更卓越。

  李世民诛杀李建成为了夺太子之位,这个都很好理解,为什么却要杀李元吉呢?这个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的动机,毕竟他杀了李建成之后,对李建成的谋士部下,都以礼相待,接纳了他们,魏征就是李建成的谋士,并且曾经还建议李建成诛杀李世民。李世民连自己的仇人都能接受,为什么就不能容忍自己的弟弟李元吉呢?

  一直到后来长孙皇后去世,他想立杨氏为皇后,才真相大白,他诛杀李元吉实际动机比较无耻,就是夺取他的妻子杨氏,可能李世民早都对弟媳心怀不轨。对于这段家丑,史书只是轻描淡写,一笔带过,是是非非,让后人去评说吧。

  

关键词:李世民,为何,不肯,放过,李元吉,为了,杨氏,李世民,故事,
>>>
>>>
频道热点
人物
秘闻
故事
解密
  • 武则天被B退位,她为何能安稳活到去世?
  • 蓝玉为什么不反朱元璋 蓝玉造反能打得过朱元璋吗
  • 为什么有些人质疑安德海是假太监?有哪些证据可以表明?
  •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,他最喜欢吃的一道菜是什么?
  • 修长高大、丰满白皙:春秋时的美女标准
  • 民间传说:祝融镇守南方衡山的故事
  • 澶渊之盟对北宋而言到底是福利还是灾难?为什么这么说?
  • 古代的酒有多少度?为何古人都是“千杯不倒”?
  • 网站地图 | 高级搜索 | 用户登录 | 忘记密码 | 投稿邮箱:443728838@qq.com
    管理员QQ:443728838 赣ICP备18014991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