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妇网 | 发型 | 着装 | 健康 | 情感 | 娱乐 | 厨艺 | 历史 | 星座 | 亲子 | 长发
当前位置:美妇网 > 历史 > 事件 >
韩非子的治国主张主要分为哪几个方面?
更新时间:2022-04-27 17:05

  韩非子的治国主张主要分为哪几个方面?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,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,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。

  君王如果想富国强兵,决不能再循规蹈矩

  韩非从“三世论”谈起,强调社会状况各有不同。从前的人口少,不必耕作,靠野果充饥就足以吃饱,妇女们也不必纺织,穿兽皮就足以保暖;时至今日,人口渐增,财物和资源相对变少,于是就会发生争夺事件。

  从前的天子,很轻易地就可以“让天下”,并不是因为他们品德高尚,而是因为天子的权势很小;时至今日,人们哪怕是坐在“县官”的位置上,都很难辞职,因为他们的权力很大。

  从前周文王推行仁义而王天下;时至今日,徐偃王也推行仁义,却被楚文王误会而招致灭亡。

  这些都是“现实”的改变,因此无法同一而论。可见,韩非是站在历史进化的观点上,主张治理国家要因时制宜。从这一点看,这正是法家人物讲究实际的思想特点。

  时代在变,社会的脉动一定要跟着调整,君王如果想要取得胜利,乃至富国强兵,决不能再循规蹈矩。最好的方法,就是“变”。

  “应变古,宜易常”

图片.png

  不懂得治国的人,才会说出“无变古,毋易常”的话。社会制度的改变应该依据它的可行不可行来决定,而不是一味地承袭。

  如果伊尹当初没有改变殷商的制度,姜太公没有改变周制,那么商汤和周武王就无法称雄天下;如果管仲和郭偃没有在齐国和晋国实施改革,那么齐桓公和晋文公也一样无法称霸。

  就近来说,以前秦国的风俗是不用法治,君臣治国皆以私智,因此国家混乱、兵力衰弱,这就造成君主地位卑微。直到商鞅入秦,劝说秦孝公移风易俗,施行新法,奖励告间,鼓励农事,抑制工商业。

  虽然施行之初,人民尚不适应,容易触犯法律,但人们看到受惩罚的人越来越多,知道政府言出必行之后,必不敢轻易触犯法律。如此才能形成秦国后来安定和强大的局面。

  韩非的思想崇尚客观,绝不M信

  韩非注重实际,讲求现实。他说:“治民无常,唯治为法”,由此更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崇尚客观,唯现状为要务。

  韩非分析事请条理清楚,绝不M信。我们都知道,占卜是古人决策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工具。当时的人们多认为有神灵的存在,因此遇到重大事请或者疑或难决的问题时,就会借助占卜来征求神的旨意,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。

图片.png

  以文献的记载来看,占卜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生活中,确实是不可或缺的一环。如晋国的智伯率领智氏、韩氏及魏氏三家攻打赵襄子,利用决断河堤,让大水淹没了晋阳城。赵氏危在旦夕,此时赵襄子靠占卜来预测凶吉,而后成功地与韩氏和赵氏两家军队联合攻打智氏,化解了灭亡的危机。

  占卜在周人的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分量,尤其是战国末期,M信之风盛行。而韩非却认为占卜是邪术,国家大事靠占卜来决定,实不足取。

  韩非以燕、赵战争为例进行了说明。赵国根据占卜的吉兆去攻打燕国,燕国也是根据占卜的吉兆去攻打赵国。然而,只有赵国取得了胜利。

  难道是赵国的龟甲比较灵验吗?那为何赵国在经过数次胜利后,也是靠着占卜所得吉兆去抵抗秦国,却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呢?

  这正说明了龟甲这种占卜方式,是不能够用来推断战争胜负的。人们如果还是要依赖它,那真是愚蠢到了极点。

  由此看来,如果将希望寄托在不可知的鬼神身上,就会怠慢了法治,更会让国家深陷于危机之中。这是韩国的切肤之痛,偏偏韩国的执政者神经麻痹没有感觉,并不能了解此时的现状。同时,这也反衬出韩非善于观察局势和注重现实状况的睿智。

  

关键词:韩非子,治国,主张,主要,分为,几个,方面,韩非子,治国,主
>>>
>>>
频道热点
人物
秘闻
故事
解密
  • 武则天被B退位,她为何能安稳活到去世?
  • 蓝玉为什么不反朱元璋 蓝玉造反能打得过朱元璋吗
  • 汉高祖刘邦出生的时候,都发生了什么?他的身世是怎样的?
  • 关于同治皇帝的死有哪些版本?他的死亡原因是什么?
  • 修长高大、丰满白皙:春秋时的美女标准
  • 民间传说:祝融镇守南方衡山的故事
  • 澶渊之盟对北宋而言到底是福利还是灾难?为什么这么说?
  • 古代的酒有多少度?为何古人都是“千杯不倒”?
  • 网站地图 | 高级搜索 | 用户登录 | 忘记密码 | 投稿邮箱:443728838@qq.com
    管理员QQ:443728838 赣ICP备18014991号-1